五公司30日晚间获新股发行批文,这也意味着IPO正式重启。
瑞银证券:每周需要冻结资金规模5000 亿
首批小股票上市有利于再度激发市场的活力:一是首轮上市股票质地较优良、财务数据多次审核;二是本轮IPO 暂停一年多,投资者对新股投资热情很高;三是度过年关资金紧张,“春季躁动”行情或启动。预计市场的回调风险可能在2季度初期。一是炒新热情逐渐退却,新股供给量逐渐放大;二是利率市场化推进,无风险利率面临上升风险;三是防控债务风险,局部领域的信用风险事件可能展露苗头。
新股发行申购加剧资金面的波动。普遍预计2014 年将有300多只新股发行上市,打新资金从短期货币理财产品中出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然后解冻,再流回短期货币理财产品,这无疑会加剧资金面的波动。从2009 年创业板开闸之后市场的表现来看,资金价格的波动率从4%的低位飙升至20-60%。
冻结资金规模测算:如果根据上一轮IPO 期间的数据来测算,主板股票募集资金中值为20 亿元,网上网下冻结资金1000 多亿元/只。中小板和创业板募集资金中值为6 亿元,网上网下冻结资金为1200 多亿元/只。若1 月份首批发行50 多家股票,且均匀分布,那么每周至少需要发行2 只主板股票、5 只中小板股票和8 只创业板股票。由此测算,每周需要冻结的资金规模为10000 亿元左右。如果根据 2012 年5 月份之后的数据,假定1 月份首批发行50 多家股票,且均匀分布,那么每周至少需要发行2 只主板股票、5 只中小板股票和8 只创业板股票。预计每周需要冻结的资金规模至少为5000 亿元。
新股的供给压力在明年2-3 季度。1季度发行量主要在1 月份,2-3 月份相对较少。1 月31 日之后的没有取得发行批文的公司,需要补充2013年的财务资料,新股供给暂时回落。在已经过会的83 家公司中,由于个别主承销商投行业务暂时冻结,它们主承的公司预计在2 月份开始陆续补充财务数据,取得批文;预计 2-3 季度新股供给量加大。根据新股改革意见,证监会资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将依据法定条件和程序作出最终的决定。这意味着760 多家公司将面临同样的审核周期,在审的公司会加快进度准备财务资料,与新申请的企业抢跑发行时点。
新股交易策略建议: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IPO 初期的新股申购及上市后的投资;不必一味选择“首日卖出”的传统交易策略;通过融券或者利用沪深300 股指期货对冲初始流通市值的下跌风险;此外,在市场利率冲高时,可择机增加协议存款或者逆回购交易比例。
【机构解读】
预计IPO重启短期对主板的影响不大,因为已过会公司带来的扩容压力实际远比不上年初以来再融资的规模。
网下申购中签率提升。IPO 新规减少网下有效询价投资者的数量,增加网下配售比例,有利于中签率的提升。新股堰塞湖加之市场化发行,IPO 重启后新股发行密集程度较高,也将提高网下中签率。
短期来看,新股上市会导致实际及未来预期的供应增加,市场倾向于看空中小盘股,炒作新股风气将再次袭来。长期来看,未来新股上市的难度制度性降低,由此带来原来对稀缺标的、壳资源的炒作逻辑被破坏,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评价将更趋向于向基本面回归,最终投资的主线仍将回归于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
技术支持: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备案号:闽ICP备16025363号-1
地址:福州市铜盘路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10号楼华兴创业中心2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