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服务 > 新闻中心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金融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19 字号:T|T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中心,是唯一与所有中亚国家接壤的“双内陆国”,其五个邻国均无出海口。加强中乌金融合作有助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对推进我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战略构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乌兹别克斯坦政局相对稳定,宏观经济稳定向好,未来有较强发展潜力,为中乌经济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乌兹别克斯坦政局相对稳定。现任总统卡里莫夫自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一直担任总统职务,致力于复兴民族精神和宗教传统,强调公民社会建设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宽容度,增进族际互容,对弱势阶层和群体实施社会保障,政治局面保持稳定。

  (二)乌兹别克斯坦宏观经济稳定向好,未来有较强发展潜力。1.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居中亚五国第二。乌兹别克斯坦采取“五项原则”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推动国家向前发展,即经济优先、国家调控、法律至上、社会保障和循序渐进,推动了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GDP同比增长8%,达到567亿美元,占中亚五国GDP总额的17.6%,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远低于其他中亚各国。2.政府制定政策持续加大国内投资,外部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2013年政府投资支出达113亿美元,增长11%,固定资本形成增长19.8%。2013年外国投资流入量达30亿美元,其中超过72%是直接外资注入,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石化以及汽车制造业等领域。3.政府采取措施促进消费,为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增长提供了内生动力。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将公共部门工资和养老金水平上调至21%,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5%。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进一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税务负担。将法人利润税率从9%降为8%,个人收入税率从8%降为7.5%。4.财政稳健性强,中期内政府债务规模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预算盈余为1.7亿美元,占GDP的0.3%。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外债余额107亿美元,占GDP的18.9%,估计2014年将占GDP的20.8% ,远低于中亚的哈、吉和塔国家,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国家水平,其较为充裕的财政和可完全覆盖外债存量的外汇储备为政府债务偿还提供了有力保障。5.对外贸易发展平稳,贸易顺差增大。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出口商品为能源载体和石油、棉纤维、服务、黑色和有色金属;主要进口商品为机械和设备、化工产品和塑料、农产品(000061,股吧)。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外贸总额270亿美元,出口增长14.7%。亚行预计,2014和2015年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额占比预计将分别提高到11.9%和6.0%,进口额占比预计将分别提高到10.3%和10.9%。6.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较大。在中亚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储量占第2位,仅次于哈,预测储量53亿吨,已探明储量5.8亿吨,年开采量540~720万吨;天然气预测储量5.4万亿m3,探明储量2.1万亿m3,居世界第14位,天然气储量世界占比4.3%。天然铀探明储量18.58万吨,居世界第7~8位。煤炭资源较丰富,探明储量超过20亿吨,全国煤炭预测资源量达70亿吨。黄金探明储量2100吨,前景储量3350吨,储量居世界第4位;年产量80~85吨,居世界第8位,是中亚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探明铜储量2500多万吨,钼储量6万吨,均位列世界前10位。7.通胀率较高,未来物价上升压力较大。IMF公布的数字显示,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通货膨胀率与2012年相同,仍为12.1%,2014年为10.4%。

  乌兹别克斯坦金融体系发展稳定,融资需求较大,但乌兹别克斯坦金融体系规模较小且融资渠道狭窄,为中乌金融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金融系统发展稳定。1.银行业高度集中,发展迅速,前景稳定。乌兹别克斯坦国有控股银行持有总资产的76%(2012年)。截至2014年4月1日,乌兹别克斯坦银行总资本达28亿美元,银行资本充足率为24.3%。乌兹别克斯坦银行系统发展前景连续五年获穆迪公司正面评价,所有商业银行均被惠誉、穆迪、标普等评为“稳定”。2.外汇储备逐年增加,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增强。2013年该国外汇储备达194亿美元。3.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银行改革。2010年11月第1438号的总统决议:在2011至2015年,优先对银行业进行进一步改革和重点扶持,并实现国际信用评级。4.有价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但融资规模较小。乌兹别克斯坦目前有一家证券交易所,会员单位约200家,上市公司370家。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全国共注册171次股票发行,总票面金额16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1亿美元。5.汇率呈持续、稳步贬值态势。2013年,苏姆兑美元贬值10.91%。2014年1月1日至6月3日,苏姆已贬值4.46%。

  (二)外部融资需求较大。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计划基建投资总额达到143亿美元,增加10.1%。2014年计划吸引外资39亿美元,增长29%,其中外来直接投资占外资总额的69%,增长22%以上。

  (三)外汇管制严格,银行业规模较小,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下降,私有部门融资渠道较窄,融资需求无法满足。1.外汇管制严格,外部投资存在一定障碍。乌兹别克斯坦实施“强行结汇”制度,即对入账的外汇仅允许50%提现,另50%必须卖给国家(换成苏姆),且不得随意提取。2.乌兹别克斯坦银行规模较小。乌兹别克斯坦银行业资产总额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同时贷款总额占21%,存款总额占24%。3.私有部门融资渠道较窄,贷款利率高。流向私有部门的国内信贷资金100.18亿美元,占GDP比重19.6%,相比其他转型经济体低很多。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小,其贷款利率较高,年利率约为17%~24%。4.广义货币增速逐年下降。乌兹别克斯坦中央银行通过增加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证发行量、扩大外汇市场的运行规模,包括增加在公开市场上销售定期存单等措施,使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由2012年的27%下降到了2013年的26%。

  中乌政治、经济各项合作日益紧密,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未来合作空间较大,为中乌金融合作构筑了坚实的基石

  (一)中乌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得到乌兹别克斯坦认同,双方未来合作发展空间更大。自1992年中乌建交以来,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互访不断,经济合作不断加强。2012年6月,双方签订《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同时双方还签署了涵盖经贸、投资、金融方面的协议,总价值53亿美元,超过30个投资项目。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立即得到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和乌兹别克斯坦社会各界的支持。

  (二)中乌经贸务实合作不断深入,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再创新高。2000年以来,中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保持较快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乌贸易额再创新高,双边贸易额达45.51亿美元,同比增长58.3%,中国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贸易对象国、第一大投资国、第一大棉花买家、第一大电信设备和土壤改良设备供应国。

  (三)能源合作成为双方共同利益的最大诉求点。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出口的增长大部分源自对中国天然气的出口。2013年,中国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主要商品为天然气,占中国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额的50.41%。

  (四)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国。截至2013年9月,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总计455家中资企业,总计71家中国公司代表处。据乌兹别克斯坦方统计,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协议直接投资近50亿美元,间接投资超过7亿美元,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伙伴国。

  (五)中乌金融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为中乌共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中乌两国间金融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了从央行合作到商业银行间、商业银行与企业间多层次的合作格局。201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乌兹别克斯坦央行签署了7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利用上合组织银联体平台,支持了中乌石油管道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我国政府对乌兹别克斯坦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行,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低息信贷支持。

  加强中乌金融合作的建议

  (一)探索制定中乌金融合作长远规划。根据中乌之间经贸合作、能源合作的特点和需求,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对金融业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要求,制定中乌之间长远的金融合作规划和稳定、透明的合作规则,探索建立中乌之间金融信息交换系统,以中乌金融合作为基础,逐步建立中乌之间以及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各国间金融政策的多边协调机制。

  (二)探索建立中乌政府间金融合作机制。协商制定双向合作规划,加强双方信息交流、政策制度、合作项目、运营机制等方面的沟通协调,推进双边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争取在双方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和金融开放等方面推动区域金融合作向纵深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在上合组织和欧亚反洗钱反恐融资小组(EAG)框架下,与乌兹别克斯坦开展反洗钱、反恐融资等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在欧亚反洗钱反恐融资小组(EAG)框架下,加强中乌反洗钱、反恐融资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风险监测指标,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合作机制,共同协调打击跨国洗钱犯罪活动和恐怖融资活动。

  (四)鼓励中资银行赴乌兹别克斯坦开设分支机构以深化金融合作。支持金融机构赴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推动双方银行机构建立更广泛的代理行关系,扩大双边本币跨境结算渠道,在此基础上开展贸易融资、票汇业务、物权监控、互委培训等多领域合作。

  (五)加强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对中乌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开展双边本币结算合作,加强两国支付系统的互联合作。积极推动中国银联与乌兹别克斯坦央行、商业银行开展银行卡业务合作。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深入挖掘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等具有民生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合作项目,加速推动金融在支持“五通”方面的各项建设工作,推动双方在重大项目合作中取得实际效果。

】【收藏】【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技术支持: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备案号:闽ICP备16025363号-1
地址:福州市铜盘路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10号楼华兴创业中心2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