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服务 > 新闻中心
首批非上市券商2013年报出炉 业绩两级分化明显
发布时间:2014-01-16 字号:T|T

  2013年是券商创新全面开花的一年,各种新业务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百花齐放背后,一些公司却未在这场盛宴中分得多少羹。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了首批9家非上市券商公布的2013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从财报来看,虽然这9家券商在行业中规模均不大,但业绩两级分化十分明显。

  安信证券净利增长六成

  这9家券商分别是安信证券、大同证券、第一创业 、恒泰证券 、华安证券 、民生证券 、日信证券 、中航证券 、财达证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9家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9.83亿元,实现净利润17.35亿元,这一盈利水平尚不及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10.29元)前三季度36.91亿元净利润的一半。

  安信证券是9家公司中收入规模最大的一家。2013年,安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8.94亿元,同比增长24.37%;实现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59.13%。其中,经纪业务仍是安信证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全年共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7.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30%;投资业务净收入为1.43亿元 (由投资收益2.25亿元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134.14万元估算),占营业收入的4.94%。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由于计提了高达1.05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当月安信证券出现了5469.48万元净亏损,这种情况与上市券商类似。根据前期上市券商发布的月报,有7家券商12月出现亏损,其中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7.95元)因“8·16”事件余波单月亏损5.16亿元,海通证券和西南证券(600369,收盘价8.99元)也分别亏损3506.73万元和4063.08万元。

  虽然安信证券未对资产减值损失的明细作出详细说明,但从券商行业的特殊性来看,一般券商每年年末都会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一部分长期市值低于成本价、且估计未来短时间内不能回到成本价以上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只是计提的条件相对灵活,各个公司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安信证券之所以在2013年12月计提上亿元减值准备,很可能是由于四季度股债“双杀”导致公司所持证券市值下跌。

  两家券商业绩下滑

  民生证券收入规模仅次于安信,排名第二。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03亿元,实现净利润1.05亿元。

  从业绩增速来看,中航证券、恒泰证券、大同证券三家名列前茅。中航证券2013年实现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57.69%;恒泰证券和大同证券净利润增速也分别达到235.90%和151.61%。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一创业和日信证券则比较郁闷。第一创业2013年实现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滑24.29%。日信证券甚至出现了亏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下滑46.46%;实现净利润-0.69亿元,而公司2012年盈利0.40亿元。

  从报表结构来看,收入未能开源,而成本费用一直居高不下是日信证券亏损的主因。2013年,日信证券主要收入来源—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只有9440.34万元,而光是职工薪酬就高达1.63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行业创新推动的背景下,一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券商将不得不面临业务资格取得和开展的难题。日前方正证券刚刚宣布收购民族证券 100%股权,券商行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已是大势所趋,而那些资本规模小的券商即使通过增资等扩大资本金,但与龙头之间的差距仍将越来越大。

  2013年大同证券已经完成了增资,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加至5亿元,但这还不到中信证券的零头。

】【收藏】【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技术支持: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备案号:闽ICP备16025363号-1
地址:福州市铜盘路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10号楼华兴创业中心201室